「我們不是釀酒師,但我們是消費者,我們有權知道自己喝了什麼。」
當好萊塢女星 Cameron Diaz 在品牌發表會上說出這句話時,現場掌聲不斷。這不只是行銷詞,而是她與企業家 Katherine Power 共同創立的永續葡萄酒品牌 Avaline 的核心價值——讓消費者,尤其是女性消費者,真正理解杯中酒的成分與來源。
這句話也深深打動了成千上萬的女性。她們或許不是WSET認證的品酒師,也不會說出「黑醋栗」「礦石感」這些術語,但她們開始關心酒裡是否有農藥殘留、是否使用動物性澄清劑、是否添加香精與糖。更重要的是,她們願意用實際購買力,支持那些不只在釀酒,更在回應新一代價值觀的品牌。
Avaline 的推出,正是葡萄酒產業中的一場靜悄悄的革命。

一個有標示的葡萄酒,為何能成為話題?
2020 年創立的 Avaline 並不靠稀有品種或陳年歷史吸引人,它主打簡單清晰的標示:成分標籤、無添加糖、無香料、無動物性澄清劑,所有酒款均獲得歐盟有機認證。創辦人 Cameron Diaz 與 Katherine Power 表示,她們在創業前遍訪歐洲酒莊,篩選符合有機、低介入(low-intervention)釀造原則的小型酒莊,並堅持每款產品都要具備「好喝、乾淨、看得懂」三要素。
僅半年時間,Avaline 就創下超過 350 萬美元的銷售額,並被《Forbes》、《Vogue》、《Fast Company》等主流媒體選為最具影響力的新創品牌之一。其後續推出的罐裝葡萄酒系列、無酒精選項亦持續擴大市場版圖,尤其在加州、紐約等重視生活品質的城市中廣受青睞。
而讓人驚訝的是,Avaline 的主要消費者輪廓並非傳統的紅白酒飲用者,而是高度重視成分、健康與永續的「新世代女性消費者」,這群人熟悉食品標示、使用淨零碳排產品、習慣在購物時查閱永續認證。他們不一定懂酒,但他們看得懂標籤,也看得出誠意。
在過去,葡萄酒從不需要標示成分。根據美國《Alcohol and Tobacco Tax and Trade Bureau(TTB)》的規範,烈酒與啤酒必須標示營養資訊與添加物,但葡萄酒則因其「農產品+文化產品」的雙重身份而被豁免。然而,這也讓許多酒商長期避談其實經常使用的添加物,例如魚膠與蛋白(動物性澄清劑)、山梨酸鉀(防腐劑)、糖與香精(調整風味)、濃縮葡萄汁或調色劑(視覺修飾)。消費者若無酒類背景,幾乎無從得知自己喝下的到底是「天然發酵的農產品」,還是經過多道加工調整的「調味酒精飲料」。
直到健康意識興起,「乾淨酒」(Clean Wine)與「低介入釀造」成為風潮,像 Avaline、Scout & Cellar(美國)、Wild Folk(加拿大)、Kind of Wild(英國)等新創品牌紛紛標榜有機、無添加、透明來源,並在品牌視覺與電商策略上大幅簡化訊息,將購酒變得像挑選燕麥奶與無麩質餅乾一樣直接。

誰在推動這場變革?女性,不只在喝,更在定義酒的未來
根據《Wine Market Council》與 Nielsen IQ 數據,美國 21 至 39 歲的女性已成為葡萄酒市場的主力群體,其中超過 60% 在選酒時優先考慮「健康」「永續」「低酒精」「產地透明」等因素。而根據 Wine Intelligence 調查,台灣、香港與日本的女性消費者對「有機」與「純淨」概念接受度快速上升,遠超過男性消費者。
這一代女性不再把酒當作奢華消遣,而是一種日常選擇的延伸。就像她們選擇無毒蔬果、使用無香料清潔劑,也選擇不含動物性原料、沒有模糊來源的葡萄酒。
Avaline 的消費者社群中,有瑜伽老師、素食者、家庭主婦、企業家與 KOL。他們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開瓶過程、配餐建議,或單純一句「這瓶酒讓我安心」,便成為強大推廣力道。這是第一次,有這麼多女性願意為酒說話,也用酒說自己支持的生活方式。
品味不再是術語,而是一種價值選擇
Avaline 的成功,不代表傳統酒莊的失敗,而是提醒整個葡萄酒產業:消費者想知道更多,想感受到真誠,也願意為此付費。
越來越多傳統酒莊開始更新行銷策略,導入 ESG 概念與環境認證,如法國波爾多的 Château Palmer 推出有機與生物動力系列酒款,義大利的 Alois Lageder 全面轉型為零碳排農法,新西蘭葡萄酒協會則推動全面碳揭露計畫,公開每家酒莊的碳足跡與水資源使用。
更重要的是,這不只是品牌行動,而是新一代消費者的覺醒與價值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