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E Awards Taiwan

  • 滑塊
  • 輪播圖
  • 關於 ACE Awards Taiwan
  • 列表佈局
  • 趨勢觀察專欄
  • 頭條
  • 飲食教育課程
  • 輪播圖
  • 結果發表
  • 葡萄酒教育
  • 近期課程活動
  • 和酒有關
  • 2024 賽事指定菜式
  • 2024 助理評審徵選
  • 2024 參賽酒款徵集
  • 主審團成員
  • ACE Awards Taiwan News
  • 訂閱電子報
  • 2023 賽事花絮
  • 2024 賽事花絮
  • Contact
  • Info
  • 大賽形象影片
  • Home
  • 立即下載
  • 大賽影片
  • 賽事花絮
  • …  
    • 滑塊
    • 輪播圖
    • 關於 ACE Awards Taiwan
    • 列表佈局
    • 趨勢觀察專欄
    • 頭條
    • 飲食教育課程
    • 輪播圖
    • 結果發表
    • 葡萄酒教育
    • 近期課程活動
    • 和酒有關
    • 2024 賽事指定菜式
    • 2024 助理評審徵選
    • 2024 參賽酒款徵集
    • 主審團成員
    • ACE Awards Taiwan News
    • 訂閱電子報
    • 2023 賽事花絮
    • 2024 賽事花絮
    • Contact
    • Info
    • 大賽形象影片
    • Home
    • 立即下載
    • 大賽影片
    • 賽事花絮

ACE Awards Taiwan

  • 滑塊
  • 輪播圖
  • 關於 ACE Awards Taiwan
  • 列表佈局
  • 趨勢觀察專欄
  • 頭條
  • 飲食教育課程
  • 輪播圖
  • 結果發表
  • 葡萄酒教育
  • 近期課程活動
  • 和酒有關
  • 2024 賽事指定菜式
  • 2024 助理評審徵選
  • 2024 參賽酒款徵集
  • 主審團成員
  • ACE Awards Taiwan News
  • 訂閱電子報
  • 2023 賽事花絮
  • 2024 賽事花絮
  • Contact
  • Info
  • 大賽形象影片
  • Home
  • 立即下載
  • 大賽影片
  • 賽事花絮
  • …  
    • 滑塊
    • 輪播圖
    • 關於 ACE Awards Taiwan
    • 列表佈局
    • 趨勢觀察專欄
    • 頭條
    • 飲食教育課程
    • 輪播圖
    • 結果發表
    • 葡萄酒教育
    • 近期課程活動
    • 和酒有關
    • 2024 賽事指定菜式
    • 2024 助理評審徵選
    • 2024 參賽酒款徵集
    • 主審團成員
    • ACE Awards Taiwan News
    • 訂閱電子報
    • 2023 賽事花絮
    • 2024 賽事花絮
    • Contact
    • Info
    • 大賽形象影片
    • Home
    • 立即下載
    • 大賽影片
    • 賽事花絮

葡萄園裡的好蟲子

從一隻瓢蟲開始,重新思考風土與永續的關係

· ESG 專欄與趨勢觀察

永續,不一定從國家政策開始、不一定要大筆預算才能做、常常也不需要複雜的碳計算模型,更不是每次都得綁上 ESG 或聯合國 SDGs 的標籤。在某些葡萄園裡,它只是從一個很簡單的選擇開始:今天,要不要殺死這隻蟲子?

在傳統的葡萄栽培觀念裡,葡萄園應該是整齊的、潔淨的。除草、修枝、防蟲,是管理的基本功。從農學院到產區公會,過去幾十年來形成了標準答案:雜草是干擾者,昆蟲是敵人,野生動物是風險因子。但這一切,正因永續農業與再生農法(regenerative viticulture)的興起而被徹底顛覆。

蟲子不再是敵人,而是風土的守護者

「再生農業不是要你不干預,而是用正確的方式合作。」這是法國隆河谷南部一位酒農在 Slow Wine 訪談中提到的看法。他說,當他停止使用化學殺蟲劑與除草劑三年後,第一個回來的不是野草,而是瓢蟲。

瓢蟲是天然的蚜蟲捕食者,能夠有效控制這種以吸食葉汁為生的害蟲。過去農藥能解決的問題,如今靠一隻小蟲就能完成,差別在於,整座葡萄園的微生態不再崩壞,甚至慢慢復原。

這樣的案例,在澳洲巴羅莎(Barossa)與南非斯特蘭博斯(Stellenbosch)也屢見不鮮。許多有機或生物動力酒莊,刻意保留田間的「亂」:雜草、野花、甚至水坑。目的並非偷懶,而是刻意建立「生物棲地」,吸引昆蟲、鳥類與兩棲動物進駐,讓整個生態系自己管理病蟲害與營養循環。

Section image

昆蟲旅館、蜜源花帶與生態走廊

在這場「與蟲共生」的風土革命中,歐洲有不少酒莊採取積極策略。在西班牙的里奧哈(Rioja),部分酒莊設置所謂的「昆蟲旅館」(insect hotels):由木塊、竹枝、松果與乾草組成的結構,提供冬季時益蟲棲息之處。昆蟲旅館本來是城市綠化中的生物友善設施,如今也成為葡萄園中的新角色。

而在英國的自然酒產區 Kent 與 Sussex,則有酒莊將葡萄園邊緣劃為「蜜源花帶」,種植迷迭香、百里香、罌粟花、金盞花與蠟菊,以吸引傳粉昆蟲與益蟲群落。這些花草不僅能吸引昆蟲,還能避免害蟲集中攻擊葡萄藤,形成天然的防線。

在紐西蘭馬爾堡(Marlborough)與德國萊茵黑森(Rheinhessen)等地,還有酒莊推動所謂「生態走廊」的計畫:在葡萄園與鄰近農田間植入果樹、原生灌木與石堆區,讓刺蝟、蜥蜴、鳥類與蝙蝠擁有活動路徑,不僅控制害蟲,也減少了對單一作物的生物壓力。

這些設施的目的不是美觀,而是讓葡萄園成為整體農業景觀中的生物庇護點(biodiversity refuge)。當周遭農田仍在使用農藥時,葡萄園反而能提供多樣物種短暫棲息與繁殖的空間,成為一種具戰略意義的「緩衝生態區」。

為什麼葡萄園是實踐永續的最佳試驗場?

葡萄酒的產業特性,讓它天然適合發展永續模式。首先,葡萄園面積通常在 10 至 50 公頃之間,不像穀物或玉米場動輒上百甚至上千公頃,便於管理、觀察與逐步轉型。其次,葡萄酒是高單價產品,每瓶酒的附加價值足以支撐農法改變所需的過渡成本。

根據 Wine Intelligence 2023 年報告,全球有超過 71% 的 Z 世代與千禧世代葡萄酒消費者,表示「願意為永續或有機酒款支付較高價格」。這使得酒莊在推動有機認證、生物動力農法或碳中和目標時,不再只是為了「做對的事」,而是實質上擁有市場支撐力。

此外,葡萄酒比其他農產品擁有更長的文化生命。它可以帶著標籤、年份與故事被收藏、討論、送禮與品評,這使得永續與生物多樣性的努力,不再是隱形成本,而能成為品牌資產的一部分。

Section image

聯合國與 FAO 的提醒:農業是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前線

根據 2021 年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與生物多樣性科學平台(IPBES)的報告,全球超過 75% 的糧食作物仰賴動物傳粉。而即便葡萄屬於自花授粉作物,不直接依賴蜜蜂與蝴蝶,但健康的葡萄園管理方式仍能為傳粉者與土壤微生物提供關鍵棲地。

2022 年通過的《昆明-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》(GBF)明確指出,農業部門是扭轉生物喪失與棲地破壞的關鍵行動領域。這意味著,像葡萄園這類「介於自然與產業之間」的半野生農地,有潛力承擔起保育橋樑的角色。

而國際葡萄酒組織(OIV)也在 2023 年提出建議,各國產區在推動永續標準時,應納入「生物指標」作為評估項目之一,如益蟲數量、土壤微生物多樣性與植被覆蓋率等,作為補充碳排計算與資源使用量的定性依據。

永續,不只是看得到的風味

或許,你曾在某瓶有機酒的酒標上看見瓢蟲的圖案,或者在酒莊導覽時聽到導覽員提起草地上「其實是為了吸引好蟲」而特意留下的野花。如果那時你覺得這些細節可有可無,不妨現在再回頭想一次:風土,不只來自土壤與氣候,也來自我們選擇怎麼對待這些風土的生命。

你手中的那杯酒,也許有一隻蟲子值得敬一杯

當今我們談 ESG、談淨零、談循環經濟,往往不自覺地仰賴制度與科技。但在葡萄酒這門古老的產業裡,永續的力量有時來自最微小也最靜默的事物:像是一隻瓢蟲,一片保留下來的花草,或者一位酒農願意觀察多一點、干預少一點的決定。這樣的改變也許不會創造什麼具體的營收,但會被釀進酒裡的風味裡,也會成為下一代酒農繼續相信風土的理由。

葡萄酒的永續,不只是為了生產一瓶「無農藥」的酒,而是為了生產一瓶對整個生態系都更好的酒。

上一篇
Angelo Gaja 的孤獨堅持,如何為永續葡萄酒寫下序章
下一篇
葡萄園裡的好動物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